髖痛症

髖痛症是一個描述髖部疼痛的名詞

定義:

是一個描述髖部疼痛的名詞。髖關節連接下肢與軀幹,所以體重可通過髖關節向下傳遞至雙足。髖關節可進行3個解剖平面的活動(矢狀面的屈、伸;冠狀面的內收、外展;以及水平面的內旋、外旋),活動範圍之廣佔人體關節中的第二大,僅次於肩關節。

解剖學:

髖關節是由圓形的股骨頭和杯狀的髖臼形成。整個關節面均有強健而又潤滑的透明軟骨覆蓋。關節外被關節囊及囊外韌帶包蓋,令關節的活動靈活而穩定並防止過度活動。

髖關節有4條囊外韌帶,其中三條較堅韌的是髂股、坐股、恥股韌帶,一端附著於骨盆的相應部位,即髂骨、坐骨、恥骨,另一端附著於股骨。Y字形並向前旋走的髂股韌帶是人體中最堅韌的韌帶,它在無需肌肉收縮的情況下仍可防止人體於站立時向後傾倒。坐股韌帶可防止髖關節過度內旋,而恥股韌帶防止過度外展。第四組韌帶是輪匝帶,由髖關節囊的環狀纖維形成,呈項圈狀圍繞在股骨頭基底,股骨頸最窄的部分,有鈕扣孔樣作用使股骨頭與髖臼保持連接。

病理學:

髖關節的病變按病因分為:

小童的髖關節問題並不少見。病毒感染引起的暫時性滑膜炎 (transient synovitis) 是小童髖關節痛和跛行的常見原因。Perthes 病是由於股骨頭的血液供應暫時受阻所致,若不給予治療會發展為缺血性壞死,男孩發病遠多於女孩(4:1)。股骨頭骨骺滑脫症較少見,但偶爾也會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是由於股骨頭在髖臼內沿未癒合的骺板向後和向下移位造成,總體來講,男女比例為 2:1,就診時雙側受累者佔 20%,肥胖兒童發病風險增高。

症狀與表徵:

症狀和表徵隨不同病因而不同。髖痛可由髖部病變引起,髖痛也可由其他部位放射至髖部,也可因背部、膝部或足部等生物力學改變所引起。

與髖關節相關的疼痛並非只局限於關節內。因為髖關節是一個三維活動的關節,所以疼痛可處於髖部外側及臀部,甚至疼痛可放射至膝部。

一些其他部位如,腰背部、骶髂關節、膝關節甚至盆腔器官的疼痛可放射至髖部。髖痛症若檢查髖關節無異常發現,則應尋找其他原發病變。髂腰肌勞損或髂腰肌滑囊炎是引起腹股溝痛的兩個常見原因,可與髖痛症混淆,其典型的痛處是在髖關節和腹股溝前面,而且屈髖時,例如上樓梯,疼痛會加重。其他原發病變如內收肌勞損或內收肌腱炎也較常見,這兩種情況多見於賽跑選手。髖部的疼痛偶爾也可以是腰方肌激痛點產生的轉移痛。

髖痛症的疼痛還可來自因髖部過度或非正常使用所產生的生物力學紊亂所引致。不正常步態可引起髖痛症。足、踝和膝的病變可導致跛行,跛行是絕對不正常的。跛行其實是身體對痛楚的代償機制,因行走時盡量減少在患處所負的體重,導致不正常的應力轉移到患處的上位和下位關節。比如,膝關節問題時,身體的負重會轉移至上位的髖部及下位的踝部而導致髖痛和踝痛。

髖部活動範圍受限可見於退化性或急性髖關節炎,關節活動受影響最大的是內旋。

因為髖關節位置深,所以很少見到紅腫的髖關節炎。

實驗室檢查:

髖痛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症狀,所以需要醫生找出確切的病因。因此詳細的病史和臨床檢查非常重要。有時也需要實驗室檢查來確定診斷。X光是診斷髖部骨折、脫臼和晚期缺血性壞死簡單而安全的方法。肌骼超聲波有助於肌腱病、肌束撕裂和滑囊炎的診斷。電腦掃描有助於不明顯骨折的診斷。MRI是觀察關節週圍軟組織的理想方法,但卻昂貴。肌骼科醫生應用專業知識來診斷髖痛症,在考慮成本效益的情況下,建議採用某些檢查確定診斷。

治療:

治療方法取決於髖痛症的病因。對於髖關節退化性骨關節炎,肌骼科醫生會用非手術的方法治療,如,減肥、止痛和物理治療。病情嚴重而且對上述治療反應不良時,可用保絡治療強化退變的韌帶,使髖骨節穩定並減輕疼痛。保絡治療尤其對不願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尤為理想。手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最佳選擇。免疫療法是新的治療方法,用於免疫性疾病所致的髖痛。